新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笔趣阁 > 灵山 > 033回、百岁情怀长济世,一生精诚大医心

033回、百岁情怀长济世,一生精诚大医心

后代人提到药王爷孙思邈有意无意给这位受尊敬的老人家发了很多张圣人卡包括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都有这个倾向。就梅振衣亲眼所见孙思邈行医与后代传说至少有三点不同。

首先第一点有人说孙思邈一生行医济世、救助穷苦大众给老百姓看病不收钱。这一说是想当然孙思邈看病一样会收钱不比一般医生收的诊金贵但也不更便宜。

古时医生看病收费有两种情况:一是诊病开方让病人回家自己去按方抓药这时收的就是诊金。大多数情况医生看病都是如此普通医生是没有实力开药铺的在当时开药铺比行医赚钱要多得多。第二种情况就是碰到一些特殊的病需要膏药、丹药、散药等成药药房里没有医生自己配置或者遇到跌打损伤等需要处置这时会另收药费。

在唐高宗年间虽然朝堂上权力争斗的厉害但民间安居乐业论物质自然没有现代社会丰富相对比较却很是太平富足老百姓大多不缺吃穿。有的乡民手中一时没有现钱会送几斗谷子、几匹土布、几篮鸡蛋、几条腊肉、山上打的野味等暂抵诊金孙思邈也不计较照样收下。老人家自己用不了也都赏给身边伺候的下人了。

这不是钱的问题就算孙思邈可以不收诊金过日子老神医如此那么其他的医生怎么办?老人家所到之处民间医生们岂不都得喝西北风饿死往后看病找谁?孙思邈行医并不会阻碍附近一带这个行业的生存发展。

当然老人家也有看病不收钱的时候行走乡里无偿行医施药一生做过很多次这种事那往往都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就是大疫流行。不论古今碰见大规模的瘟疫爆发仅仅靠医生都是不行的需要官方组织救助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这时作为一代医家宗师的孙思邈都会挺身而出。

举一个例子唐初太行山区曾爆发“疠风”就是人们谈之色变的麻风病一般人包括医生都避之不及。但孙思邈却不顾危险深入疫区率弟子在山中建立隔离治疗场所收治了六百余名麻风病人亲手治愈了六十多人并留下了详细的医案记录。这已经可以用“功德无量”四个字来形容。

孙思邈与梅振衣的外公柳伯舒的交谊深厚也是因为一场瘟疫。当年孙思邈在芜城采药结识柳伯舒受到热情的招待此时传来关中大疫缺医少药的消息孙思邈立即告辞返回关中。临行前柳伯舒指着码头上一条蓬船道:“我敬仰老人家已久您老此去救死扶伤柳某也应稍尽绵力。这样吧无论您老需要什么药材只要本地有的我可以将这艘船装满送您。”

孙思邈真开口了一点也没客气装走了满满一船药。后来孙思邈为梅振衣治病尽心尽力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其次第二点有人说孙思邈一生行医来者不拒什么人的什么病都看而且药到病除实际情况也不是这么回事。虽然不清楚老人家早年是怎么看病的但就梅振衣亲眼所见孙思邈也有婉言谢绝病人的时候有更多的时候连药方都不开。

在传统中医看来除了外伤(跌打金创)与风邪(感染生病)之外其他很多病都可以归于“情志病”一类。所谓情志病是指一个人的心态与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导致的生理机能病变。最简单的例子心胸狭隘遇事看不开或者饮食不规律都容易导致胃病。甚至“风邪”也与“情志”有关一个人的抵抗力、免疫力是与生活环境与习惯直接相关的治病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调动一个人的内在恢复机能假如人没有这种机能或者它很弱那么所有的外科手术都做不了、所有的药也都不会有效。

中医治病的核心是“扶正祛邪”所谓“正”就是人在天地之间正常的生活状态。中国的古人很有意思历史记载中人死时常常不说得了什么病而是说“忧愤而死”、“郁郁而终”、“纵欲早亡”等等。

从某一方面来说现代很多病也是广义上的“社会情志病”。比如饮用添加过量三聚氰胺的牛奶会导致肾结石病理上是因为这种化合物微溶且不吸收但从另一方面这类现象的流行与社会发展的病态大环境有关。不仅是喝牛奶的会得病生产这种牛奶的人早就染病了而且病的不轻!药物与手术治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药方是治理这种社会环境的病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要将医道的最高境界称为“济世”又为什么将良医与良相并论。

有很多时候孙思邈望闻听切之后并不开汤剂药方他只是告诉“病人”应该如何调整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甚至思想观念与平时的所作所为这样病可以自愈否则就算一时治好也会反复发作。现代江湖骗子也有这么给人看病的但孙思邈绝对不仅是安慰与忽悠每一句话都有医道与病理的依据不经意间有感化扶正世人之意。梅振衣看在眼里对传统江湖中“尖”与“里”、“道”与“术”的区别有了更深的理解。

还有一些病人被孙思邈劝下了山告诉他们在城中找医生调治就可以不必舟车劳顿跑来齐云观就算让他来治也和普通的医生没什么不同。这些大多是城中富贵有闲之人也有平常好事挑剔人家偶尔有点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劳师动众坐船登山来到齐云观非要请老神医来看看自己有没有病才甘心。

而孙思邈只是一句话“不必远来就近寻医即可!”然后就把这些人打发下山。这些人大老远白跑一趟难免腹诽甚多逢人提到孙思邈没什么好话。但孙思邈如果不这么做一来精力有限可能耽误真正需要救治的病人二来芜州其他的医生岂不是没了生计?以孙思邈的声名地位对这些毁誉早已不在乎换做寻常医生还真不敢这样。

这样一来有事没事跑到齐云观的人便少了许多很多人仍是就近请医生看病一般医生碰到看不了或者拿不准的病情会主动建议病人去齐云观找孙老神仙。有不少医生干脆陪着病人一起来找孙老前辈当面切磋请教而孙思邈总是很耐心细致的交流讲解诊病用药的心得。孙思邈不仅是一位医生也是医者之师。

症有可治不可治医者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孙思邈也不是任何人的病症都能治愈。对于这种情况孙思邈会教授患者带病延年之道;同时会对其他医生讲明可治与不可治的道理。

最后第三点有人说孙思邈看病事必躬亲始终奋战在医疗第一线事实也不尽然。孙思邈年轻的时候可能确实如此吧但别忘了老人家活了一百多岁始终让他冲在最前面那么门生晚辈都干什么去了?也不符合传统的师道和孝道。

在齐云观中孙思邈很多时候并不亲自坐堂也不亲自诊脉。接待病人的是他身边的两个药童曲振声、曲振名附近的医师也有慕名而来向孙思邈求教的顺便也在齐云观坐堂接待病人芜州府里的两名医官也轮流跑到齐云观来一方面向老神医学习一方面给孙思邈打下手。总之孙思邈一来齐云观不仅成了医院也是医学院。大多时候孙思邈只是在一旁指点观察其它医生处理不了或者处置的不对老人家才会伸手。更多的时候是向药童与医生们讲解医理医道梅振衣也经常混在一旁听颇有所获。等到第二年开春时梅振衣的身体已经恢复如常虽然谈不上穿越前那么强健但与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了。他也爱凑热闹经常跑到西院去坐堂给病人诊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